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晋升阁

笔趣晋升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华夏真相集 > 第八集 雪夜入蔡

第八集 雪夜入蔡(1 / 5)

镜头缓移,八水长安,大唐宫阙。

字幕:王叔文,越州山阴县人。

王叔文苏州司功出身,因棋艺绝高任翰林院待诏。略知诗书,尤喜谈论治国方略,初为太子李诵侍读。

李诵为太子时,曾与东宫众侍读议论政事,欲就宫市弊端进谏皇帝。众侍读称赞太子仁德,惟有王叔文不言。

众人散去,王叔文私谓太子道:殿下侍奉皇上,除问饮食起居,不应擅预宫外事务。今天子在位既久,若有小人离间说太子收买人心,当如何辩解?

李诵闻言拜谢,从此看重王叔文,宫中事情多倚其决断。

王叔文秘密结交当时名士,和韦执谊、吕温、李景俭、韩晔、韩泰、陈谏、柳宗元、刘禹锡等人结为生死之交,又纳凌准、程异于太子之党。

自此将帅王公,秘密结交于私门。

李诵继位之初便已病倒,遂于宫中垂帘,使百官呈议,皆决于帘幕之中。东宫侍读王伾劝皇帝委政于王叔文,顺宗从之,遂将王叔文从右银台门召进宫中,任为翰林院学士。

王叔文遂奏请吏部郎中韦执谊为相,勾结朋党揽政,自以为才冠古今。不久自请兼任度支、盐铁副使,又任尚书省户部侍郎,专擅玩弄权势。

宦官俱文珍深所厌恶,奏请天子,若使王叔文常管钱粮盐铁,当免其学士职务。

王叔文闻而大惊,乃复请入翰林院,愿罢内廷之职。于是不理公务,只召集党羽私议策划,欲夺取宦官兵权。

遂任命将军范希朝统领西北各镇行营兵马使,韩泰为副。虽有任命,边镇诸将仍听命于神策护军中尉,不去参见范希朝、韩泰。

唐顺宗久病不愈,百官力请求立太子,宦官俱文珍等更是一手操办,谋将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,更名为李纯。

顺宗拗不过群臣宦官,遂诏立李纯为嗣。

诏书颁布,举国士民庆贺,唯王叔文面有忧色,不断吟诵杜甫诗句道: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以致哽咽流泪,人皆私下嘲笑之。

俱文珍等复以顺宗名义下诏,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。皇太子代理国政,第一件事便贬王叔文迁任渝州司户参军。

当年八月,俱文珍等拥立李纯即皇帝位,即唐宪宗。

顺宗退位称太上皇,史称“永贞内禅”。

王叔文于由此失势,次年元和元年便被赐死。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,亦不久病死。韩泰、陈谏、柳宗元、刘禹锡、韩晔、凌准、程异及韦执谊等八人,先后被贬为边远八州司马,史称“二王八司马”。二王前后掌权一百四十六天,永贞革新宣告失败。

李纯即位,是为唐宪宗,改元为元和元年。

宪宗继位后刚明果断,能用忠谋,力图削平藩镇割据,恢复朝廷政令统一。

在位初期,任用杜黄裳、裴度、李绛相继为相,利用藩镇之间矛盾,先后平定四川节使度刘辟、江南节度使李琦叛变;又大力整顿江淮财赋,招降魏博节度使田弘正,任用名将李愬,使其渐掌兵权。

元和二年十月,宰相武元衡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,任命柳公绰与裴度为节度判官,二人彼此推重,情谊笃好。唐宪宗屡次用兵伐叛,又多次外出游猎。

柳公绰借事讽谏,于元和五年献上《太医箴》。

宪宗览箴,认为柳公绰高才,下诏任命为御史中丞。其后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主持朝政,排挤柳公绰外任潭州刺史,柳公绰请求改命自己分司东都洛阳,未获允准。

此年溪峒首领张伯靖聚众起事,柳公绰与黔中经略使崔能、荆南节度使严绶、剑南东川节度使潘孟阳奉命征讨,至元和八年八月,张伯靖上表请降。

柳公绰被移授为鄂州刺史,将母亲迎至府治江夏奉养。

西元八一四年,元和九年九月,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。

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,私承节度使之位,自掌本州兵权。朝廷遣使吊祭,吴元济拒而不纳,继又举兵叛乱,威胁东都。

淮西节度使府治蔡州汝阳,地处中原,战略地位重要。自李希烈以来,一直保持独立状态;至今吴元济复又叛乱,实为朝廷心腹之患。

十年正月,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,天下震动。

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感到威胁,上疏声言助朝廷征讨吴元济,却暗地支持吴元济起兵。

李师道先派人暗中潜入河阴漕院,杀伤十余人,烧钱帛三十余万缗匹,谷三万余斛,将江淮租赋尽皆烧毁;因宰相武元衡力主对淮西用兵,复又派人入京,加以暗杀。

刺客复欲在洛阳焚烧宫阙,杀掠市民,后因事泄未能得逞。

李师道虽然频施恐怖手段,亦曾使一些朝臣对征剿淮西产生动摇。但唐宪宗始终坚持用兵,毫不退让,并为此筹备两年军资。

元和十二年,夏七月,诏命下达。

诏命裴度以宰相兼彰义节度使,使为主帅,率军奔赴淮西,与随唐邓节度使高霞寓等合兵,命中原各郡诸将随军征讨,大举进攻吴元济。

复遣使诏命鄂州刺史柳公绰,抽调五千鄂军,隶属于安州刺史李听麾下,随其出兵。

柳公绰拜诏,乃上书朝廷:朝廷只命我江夏出兵以下淮西,却使别州刺史管领,莫非谓我乃儒生,不懂行军作战乎?臣请亲带鄂州兵马北上建功,望乞诏准。

朝廷壮其豪气,复诏同意。柳公绰遂带一万精兵渡过湘江,直抵安州。

李听闻说柳公绰带兵到来,以廉使礼节接见。

柳公绰道:将军所以背弓插箭,戎装以见,无非因战争之故。公若去其戎装,你我不过同为守臣,焉有互相统属关系?将军世代簪缨,极谙兵法,我虽儒士,若公谓某不应指挥军队,自当解甲回朝。如若不然,我将签署职名,依军法行事。

李听逊谢道:愿听中丞吩咐。

柳公绰遂以御史中丞身份,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、中军先锋、行营兵马都虞候,交付三职官牒;又挑选六千精兵,交由李听统帅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