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晋升阁

笔趣晋升阁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 > 第七章 市场的初探

第七章 市场的初探(1 / 1)

手里攥着那两块多“巨款”,林晓燕觉得手心都在发烫。这笔钱像一颗种子,在她心里生根发芽,催促着她必须立刻行动起来。

的人在不远处晃悠,摊贩们看到他们,眼神都会警惕起来,甚至会暂时收起东西假装路过。

这就是“市管”了。她心里一紧,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钱。如果她出来摆摊,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

她在市场里慢慢走着,假装随意看看,耳朵却竖得老高,捕捉着有用的信息。

“王婶,今天这菠菜咋卖?”

“老价钱,三分一把。自家种的,水灵着呢!”

“给我来两把。哟,这鸡蛋看着不错……”

“新下的,五分一个,粮票换也行。”

粮票……晓燕记下了,很多交易还是离不开票证。

她的脚步在一个相对冷清的角落停了下来。这里有一个老太太,守着一个小煤炉和小铁锅,卖的是红枣小米粥。粥熬得浓浓的,冒着热气,散发着淡淡的枣甜味。但她的位置太偏了,生意明显不如那些在路口的。

老太太看到晓燕驻足,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一点期待:“姑娘,来碗粥?熬了一早上了,可稠糊了。”

晓燕摇摇头,心里有点歉疚,她舍不得花钱。“我就看看。”她小声说,目光却落在那个小煤炉和厚底小铁锅上。这个配置,似乎比那么大一口油锅要容易实现得多……

“让一让!劳驾让一让!”身后传来一个清朗的男声,带着点急促。

晓燕下意识地往旁边一让,一辆二八大杠几乎擦着她身边过去。骑车的青年单脚点地停下,扭头对她说了声“谢了啊”,然后朝着那个炸油条的摊主喊道:“刘叔,老样子,三根油条,包一下,带走!”

是陈默。

他今天换了件白色的跨栏背心,外面套着那件蓝色的劳动布工装,袖子依旧挽到手肘,露出结实的小臂。额头上带着一层细密的汗珠,像是刚锻炼完或者从哪儿赶过来。

他也看到了晓燕,眼里掠过一丝轻微的讶异,随即冲她点了点头,算是打过招呼。他的目光很快扫过她空着的双手和略显局促的神情,似乎有些了然,但没有多问,也没有停留,接过油条,付了钱,蹬上车就走了。

整个过程很快,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,激起一丝涟漪后又迅速恢复平静。

但晓燕的心跳却莫名快了几拍。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,又看了看自已置身其中的这个喧闹市场,忽然觉得,那个靠摆摊自力更生的念头,不再是完全虚幻的、只存在于她脑海中的想象。陈默的出现,像是一个确凿的证明,证明这个世界确实在按照某种她尚未完全理解的规则运行着,而她,或许真的可以尝试加入进去。

她不再漫无目的地闲逛,目光变得更加专注和有目的性。她开始着重观察那些卖面食的摊子,看他们用的什么家伙事,面和水的比例大概是多少,火侯怎么控制……

在一个卖葱油饼的摊子前,她站了很久。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,面色黝黑,手法极其熟练。揉面、擀开、撒盐、抹油、撒葱花、卷起、再擀开、下锅……油煎的滋滋声和葱花的焦香味融合在一起,勾得人食指大动。

晓燕看得入了神。母亲让的鸡蛋灌饼,步骤似乎比这个还要复杂一些,需要擀成薄片,烙到鼓起,再戳破灌入蛋液……

她能行吗?

心里有个声音在轻轻地说:试试看。不试试,怎么知道?

太阳渐渐升高,市场里的人流开始稀疏,一些小贩已经开始收摊。晓燕心里也初步有了盘算:位置不能太显眼,也不能太偏僻;一开始可能先从简单的粥和鸡蛋灌饼试起;家伙事不用太复杂,一个小煤炉,一个厚底平锅或许就够用了……

她摸了摸口袋里那被l温焐热的两块多钱,最后看了一眼渐渐散去的市场,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。

脚步,比来时更加坚定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