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代善却还在朝堂发光发热。贾敏并非没劝过贾代善。林父已经六十余岁,贾代善难道年纪比他轻吗?但贾代善不敢退。林如海正经科举出身,又是一甲探花,本人还有能力,很得皇帝看重。可贾代善两个儿子……一个文不成武不就,还贪恋女色,名声极差;另一个倒是喜欢读书,偏在这方面没什么天赋,年纪比林如海还大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。即便加上隔壁宁国府,也不过只有一个勉强考中了秀才的贾敬而已。他何时考中进士,还是个未知数。贾家后代如此不成器,叫贾代善如何敢退?他一退,贾家在朝中就没人了。是以贾敏听了林如海问话,下意识摇了摇头。她知道,即便自己回家提醒,父亲贾代善也绝不可能听话致仕。林如海却道:“即便泰山大人不致仕,也该避开这段时间才是。你应当记得吧?过些日子,太子可就……”贾敏耸然一惊,赶紧收拾东西回了荣国府。林如海即便从侍讲位置升职,也时常被皇帝召到身边伴驾,比他见到皇帝的次数多多了。是以贾敏一说是林如海建议,贾代善就入了心。没几日,他就上了抱病修养的折子。皇帝此时还是很信赖贾代善的,看完折子就批了病假,不但如此,他还带着太子到荣国府亲自探望病人。除太子外,还带了几个随行太医。幸而贾代善知道做戏要做全套,真将自己弄病了。太医诊过后开口:“国公爷这是不慎受了寒气侵袭,引发了体内暗伤,病情这才来势汹汹,害得国公爷起不来身。国公爷的病倒不是什么大事,只需要喝几服药就够了。倒是体内暗伤旧疾……”他看了床上面色惨白的贾代善一眼,略有几分同情,“若不设法解决,日后只怕会伤及性命。”皇帝眉头紧蹙:“你尽快治疗,朕私库中的药材随用随取。”太医却摇头:“微臣并不擅长治疗暗伤。”不止这一个太医,整个太医院应当都没有擅长治疗这个大夫。想要治疗,得找医术高明的军医。贾代善对此早有预料,闻言挣扎着起身谢恩。皇帝只觉得愧疚:“太医无能,并未给爱卿治好旧疾,如何当得起你谢恩?”贾代善忙道:“陛下能有此心,已让微臣感念不已。”二人又说了几句套话,皇帝才终于带人离开。人一走,贾代善就跌回了床铺。贾母赶紧去看。贾代善微微摇头:“只是有些脱力,不妨事。”贾母松了口气:“也不只是听了女婿的话后,心里有了偏见,总觉得方才皇上和太子之间的交流不太对。”以往皇帝几乎是将太子当成了手心里的宝,时刻记挂在心里。可方才,明明是让太子施恩拉拢贾代善的好机会,皇帝却并不怎么让太子插嘴。贾代善自然有所发觉:“你记得找大夫,让我这病病得久一点。”无关风月贾母自然点头。他家就只有贾代善一个顶立门户之人,若他出了事,贾家就再也无法维持如今的辉煌了。-林家与贾家暂时从皇帝与太子的争斗中脱身,其他人却还沉浸在皇帝对太子宠溺非常的虚假幻想里。是以等到皇帝突然对太子发难,直接打了所有大臣一个措手不及。皇帝对太子的感情极为复杂。这就导致了,他在处理太子及太子相关的大臣之时,手段也格外残忍。因为他站在老父亲的角度,总觉得是有人带坏了他的好大儿。而首当其冲的,就是太子的伴读与老师。林父逃过一劫,贾赦却受到了牵连。即便贾赦早在贾代善称病后,便被带回家“侍疾”了。他的官职直接被罢免,还被皇帝勒令在家照顾父亲的同时不忘多读几本圣贤书。贾赦:“……”他平日对太子言听计从,即便自己好色,也从不敢在太子面前提及相关话题,他怎么可能带坏太子啊?他要真这么干,不用等皇帝责罚,贾代善就拿起棍棒揍他了好吗?可皇帝不听:“身为伴读,听话就够了吗?当然还要时刻劝谏太子,让他不要行差踏错半步。”所有伴读:“……”他们是臣,太子是君,即便劝谏,太子不听劝他们难道还能拦着他吗?但皇权就是这么不讲理。贾赦得到消息,颓废了好几个月。幸好贾代善还在,贾家尚有起复机会,不像其他受到牵连的大臣,好几个连命都没了。贾敏得知父亲无事,顿时喜极而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