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感动得要哭了”、“我的阿公阿嫲还在就好了”、“我们的故事是如此相似”“再看看记忆墙?”顾安忽然提议道。王浔疑惑地看了他一眼:“怎么了吗?我刚刚才看的。”虽然嘴上这么说,他还是点开了后台。只见后台新增了一条新的记忆视频,主人公是顾安。画面中的顾安似乎有点不好意思,穿着今天开幕的衣服。他没说什么故事,只是对着镜头轻声说:“我想带着我爱的人,看我见过的所有风景。”然后他微微一笑,视频就结束了。王浔猛地看向身边的顾安,后者此时正假装看着手机。“你这是干嘛?”王浔笑着问。顾安继续看着手机漫不经心地说:“就是字面意思,想把自己的世界分享给自己最爱的人啊。我想和你分享我的整个世界,过去、现在,还有未来。”王浔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,两人身边好像又出现了泡泡。“你们要不要合影!”陆凯舟从门口走了过来,打断了这个瞬间。顾安看他,自然地搂住王浔的肩膀:“好啊。”闪光点一亮,他们美好的瞬间被永远记录。开展之后,王浔的生活节奏终于慢了下来。不需要再每天早出晚归地调试设备,也不用时刻紧绷着神经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现在的日常工作,只是在观众反馈需要时配合技术人员对展区进行一些小调整,其余时间大多是在整理观众留言和研究下一站闽都站的布展方案。每天下班,他都会在展厅内驻足片刻,看着不断新增的两岸民众留言。那些或长或短的文字,承载着太多动人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。有时他会随手拍下几张特别感人的留言,发给正在工作出差的顾安。腊月二十八的早晨,王浔被一阵门铃声惊醒。他揉着眼睛打开门,发现门口堆着两个大纸箱,寄件人处赫然写着“豫省豫都”几个字。“爸妈什么时候寄了年货?”王浔瞬间清醒,手忙脚乱地把箱子拖进客厅。正在厨房煮咖啡的顾安闻声走出来,看着王浔像拆圣诞礼物一样兴奋地拆箱子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“你看,我爸妈居然寄了年货。”王浔举起一个红色塑料袋看了看,“不对!他们怎么知道地址的?”王浔疑惑地看向顾安,然后眯起眼睛审视,顾安看他的眼神马上就投降:“是我联系了妹妹让他们准备的,我找了同事人肉带回来。”王浔收起表情,笑了笑说:“这是我妈自己配的,比超市买的正宗多了。”他又掏出一包真空包装的芝麻糖,“这个是我奶奶亲手做的,每年就做这么一次。”顾安好奇地拿起一块芝麻糖,金黄的糖块上密密麻麻嵌着芝麻,散发着浓郁的香气。“闻着就很香!”他咬了一口,香甜酥脆的口感让他眼睛一亮,“比牛轧糖好吃多了。”王浔还在翻找着:“还有芝麻酱、甚至带了包速冻饺子天,他们这是把半个超市都寄来了吗?”顾安看着满桌子的年货,突然说:“我们也该准备一些宝岛的年货!”当天下午,两人驱车来到迪化街年货大街。整条街张灯结彩,人声鼎沸,各色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。王浔觉得眼前的样子很熟悉,可这与老家的年货市场截然不同。“这是乌鱼子,”顾安在一个摊位前停下,指着金黄色的鱼卵制品,“宝岛人过年必吃,切片煎着吃特别香。”王浔凑近闻了闻,海产的咸鲜味扑面而来:“这是我第一次见。”顾安笑着买了半斤,又带王浔去尝了现做的年糕。软糯香甜的红色年糕让王浔想起了老家的枣糕,虽然原料不同,但寓意都是“年年高”。“凤梨酥也要买一些,”顾安在一家老字号饼铺前排队,“这家是北市最好的,你爸妈应该会喜欢。”王浔看着顾安认真地挑选礼盒的样子,心里暖暖的。毕竟谁都喜欢对自己和家人好的人。两人逛了整个下午,一回到家就开始布置公寓。顾安神秘兮兮地从书房拿出两卷红纸和笔墨:“今年我们自己写春联。”王浔连连摆手:“我毛笔字不好,还是你来吧。”顾安却坚持:“你写简体字的,我写繁体的,这样才有意思。”他把毛笔塞进王浔手里,王浔没办法,在红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这几个字。顾安的字则潇洒有力,两人写的春联并排摆在桌上。王浔看着只觉得“别说,还真的很有趣。”“贴起来吧。”顾安搬来凳子,两人一起把春联贴在大门两侧。王浔的简体字春联在左,顾安的繁体字春联在右,中间是两人一起挑的横批:“团圆美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