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唇角噙着温煦的笑意,手腕轻转,侧身将手朝院内虚引:“两位先生一路辛苦,快请进屋叙话。”
马钧出身贫寒,一直住在乡中。莫说刘备这等达官显贵,此前怕是连一个郡守都没见过,心情不可谓不激动。
看见刘备态度温和,心情便更激动了几分。
这一激动不要紧,本就口吃的毛病更严重了:“谢、谢过、左、左左左将军。”
意识到自己出了洋相,马钧的脸登时涨得通红,从下巴一路红到耳后,连耳根都在发烫。他慌忙低下头,眼神透着藏不住的尴尬,又苦于不善言辞,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。
狄青是沉默寡言、不想说,而他是不会说。
刘备保持动作不变,为防止马钧觉得自己在嘲笑他,特意收起脸上的笑容,柔声道:“备已为两位先生备好茶水,快进来歇歇脚,尝尝我府中的茶叶如何。”
左将军没有嘲笑我!
马钧心中松了一口气,不由得对刘备生出一丝好感,神情恢复正常,与蒲元并肩入院。
古代有“士农工商”的地位划分,工匠身份的确不高,但马钧历史上在魏国任给事中,蒲元亦曾任诸葛亮府中西曹椽,显然属于“士”。
尤其是马钧的给事中,可出入宫庭,常侍帝王左右,地位不仅不低,反而很高。
因而刘备方才的举动本质上依旧是礼贤下士的行为,不存在超出古人思想的说法。
入室,刘备坐首位,刘封(刘庄)侍立身后,神情略显拘谨,诸葛亮与马钧蒲元分坐两侧。
诸葛亮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发明家,可谓对这些“奇技淫巧”情有独钟,早先听闻刘备特意征辟两位善工艺的士人时便十分好奇,特意请刘备为自己添座。
短暂的寒暄之后,就到了两人一展所长、刘备量才录用的时候。
刘备故意问道:“蒲先生,备常嫌军中刀剑不够锋利,不知你可有良策?”
蒲元闻言露出惊愕之色,心道左将军怎知我擅长此法,连忙起身回答:“左将军放心,某已想到解决之法。”
他移步至堂中央,取出一块铁石捧在掌心,指腹摩挲着矿石纹路,眼神愈发专注:“锻刀首重选料。铁矿越多的地带,便越有可能产出好铁。”
“我大汉共设三十四处铁官,其中青州五处,徐州四处,单这二州加起来便有大汉近三分之一的铁官,铁之产量自是不在话下。”
“这是元在青州找到的墨铁,含碳均匀,用于锻刀再合适不过。”
诸葛亮颔首,指尖轻点案几:“那火候与淬火,又有何讲究?”
蒲元屈膝跪坐,双手比划着锻打姿态:“火候分三境。”
“初时燃松枝,火如红霞,为‘暖身’;再添青杠木,火窜金芒,是‘锻骨’;最后投柏子,火凝白焰,方到‘成魂’。”
“淬火更要严苛,某观遍青州水,唯时水寒冽适中,能让刀刃刚柔相济。”
“锻好后,需斩装满铁珠的竹筒以验证锋刃,一刀斩断方为合格!”
诸葛亮眼底飞快掠过一丝诧异,赞叹道:“先生竟能识水,真是异于常人。”